《留下》劉慧卿文集

數量

簡介

+
香港第一位民選女性立法(局)會議員劉慧卿,透過十二篇文章,以四 萬多字,檢視其人生重要的段落。 作者:劉慧卿 出版社:藍藍的天 出版日期:2025年7月 ISBN:9789887107033

商品詳情

【內容介紹】

香港第一位民選女性立法(局)會議員劉慧卿,透過十二篇文章,以四 萬多字,檢視其人生重要的段落。幾十年來,作為記者和政治人物,她見證了香港這片土地,由崛起至成為東亞四小龍之一,並發展為世界上 其中一個最自由的地方。時轉日移,當很多朋友和前同事已身陷囹圄, 劉慧卿仍繼續一貫敢言作風,堅持捍衛言論自由,在艱難時日中,對年輕一代的未來領䄂,給予鼓勵和支持。 

1997年,香港回歸中國主權,給予港人治港和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, 2019年, 那些承諾受到威脅,成千上萬的香港人走上街頭,眾多政治領 袖、記者和年青人被捕。劉慧卿對這時期的陳述在直言與慎言之間如履薄冰,但她仍堅持她的理念,堅信香港人的精神,這本書,就是她的見證。在這一刻,她選擇了–留下。

【作者介紹】

劉慧卿,香港資深傳媒人及知名政治人物,1976年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,主修電視新聞。曾任南華早報及無綫電視新聞記者,並於英國廣播公司及《遠東經濟評論》擔任要職,長年致力於時事報導。1989-1991年出任香港記者協會主席,積極推動新聞自由。1991年,她成為首位經地區直選產生的女性立法會議員,及後亦曾任民主黨首位女性主席,獲推動人權民主貢獻獎項肯定。劉慧卿作風鮮明,堅持理性和平爭取民主,曾出版多本著作記錄個人從政及社會參與經驗,關注民生、法治、人權和香港未來。

【目錄】

引言

序言

一個地方的轉變
香港的良心犯
我堅持「和平、理性、非暴力、非粗口」
榮譽歸於誰
何鴻卿爵士 (Sir Joseph Edward Hotung)
時代的召喚
年輕的朋友們
回鄉的自由
脆弱的公民權利
黑暗的一天
民主黨退場
每天都是離別時

【 內容節錄 】

民主黨退場

2025年4月20日,香港民主黨宣布啟動解散程序。跨越了香港主權移交,經歷過香港不同年代的政治變遷,剛剛過了30年,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,香港民主黨也步上很多政黨及公民團體的後塵,被迫走出香港的政治舞台。

30年前,香港民主同盟和匯點合併成為民主黨,成為了民主陣營中最大的政黨。曾幾何時,也是議會中第一大政黨。2008年,我推動「前綫」與民主黨合併,我一直相信民主人士需要凝聚起來才有更大的力量,我一向堅持以和平、理性、非暴力、非粗口的手段,去達致民主的社會。

2024年12月,民主黨剛剛進行領導層改選,兩個月之後,卻突然步向解散,我們沒有財政問題,行政工作暢順,很多黨員依然願意為市民服務,我只可以說,民主黨的解散,實在是天下的奇案,當然,這一定牽涉政治因素。到了這個地步,心理上我當然並不支持解散民主黨,但現實是我們很多黨友已在囚,我也絕對不希望再有黨員入獄。

我從前說過,若然民主黨不能正常運作、參選、甚至聚餐都不被允許,這樣就變得不太正常,那自然是審視「一國兩制」的其中一個指標。而事實上,今時今日,不單只民主黨參與公民活動受到限制,就連記者、出版界,文化界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,也受到不公開的黑名單所影響,黑名單內的人士或機構,往往被排擠於各種公共活動參與及政府資助項目之外,簡單地說,不聽話的就不要妄想得到公共資源及曝光機會。更嚴重的,這些人更會受到不同政府部門,例如食環署、消防處、地政署、環保署、税務局⋯⋯以各種形式的審查或滋擾,當記者詢問政府有關情況,政府總會答「個別事件不予置評」,但實際上這些是否個別事件呢?有些人認為,這樣的情況和文革有些相似,我不太清楚實際的情況是怎樣,也不知道真正受到影響的人有幾多,但是我可以說,今天一國兩制容不下民主黨,當然也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訊息。

—— 摘自本書 P.170-P.172

 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