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看不見的山徑——香港可持續山徑之初探》

Quantity

Summary

+
作者:綠惜地球 規格:170 X 230mm,內頁彩色,248頁 出版日期:2023年10月 ISBN:978-988-76389-6-4

Product Details

遠足登高,攻頂觀景,行山多是舉目向上的活動,讓我們往往看不見腳下的徑。

山本來只是山,路都是人行出來的,可是山徑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。無論是前期的規劃及建造,或是山徑的復修與維護,又或只是使用,若忽略了對大自然的關顧,都可能讓這些路變成山的「傷痕」;親親大自然,卻在無形中傷害了大自然。

理想的山徑應是可持續的,山徑地表能承載需求,能自我復原,能融入自然景觀,能保護周遭環境。本書記錄了一群關心香港山徑保育的人,探索香港「可持續山徑」之路,由認識山徑歷史、規劃、設計、建造、維護以至教育,嘗試親手復修一條又一條受傷的山徑,希望找出能維持山徑之美歷久不衰的方法。原來人不止是把山徑行出來,守護山徑最重要的也是人。每個人可以有其角色,「手護」山徑,達至「無痕山林」,讓山徑可持續下去,長走長有。

讓我們首先看見山徑,再讓山徑以最自然的方法隱身於山野之中,取之自然,並回歸自然。先看見,後看不見,一起守護香港的山野。

作者簡介

綠惜地球

本地慈善環保團體,致力透過教育、動員公眾參與,激發社會的綠色正能量、倡導珍惜資源和零浪費的文化,並推動香港成為人人引以自豪的綠色城市。三大工作範疇包括推動可持續環境政策、綠惜公民教育以及企業綠惜同行,著重提供「貼地」環保資訊、綠惜方案,以及環保培訓,推動市民及企業承擔綠惜公民責任。

目錄

推薦序

-台灣自然文學作家-劉克襄

-香港環境局前局長-黃錦星 GBS JP

-香港天文台前台長、香港鄉郊基金主席-林超英

自序

-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-鄭茹蕙

導讀

-走進山徑保育之路

第一章 山與徑

-山徑的鍊成:窺探山徑背後

-1970年代:規劃者的思考-專訪: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助理署長(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) 王福義博士

-麥徑40話當年 口述歷史記錄

-2010年代:現代山徑管理-專訪: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公園主任(優化項目2) 楊輝輝

第二章 手.作步道

-手護山徑

-手作步道理念

-手作步道在香港、在世界

-急不如緩 轉向與轉念

-以鞍山之石 修昂平山道

-侵擾頻仍 大欖水土待復生

-原木徑道 串聯百年古蹟

-迴環野徑 走讀歷史碑記

-詞彙表

第三章 山徑上的人

-建造者:鄭見華

-維護者:自己山徑自己修義工隊

-推廣者:羅榮輝、曾小強

-教育者:鄭茹蕙、潘星宙

-科研者:梁宇暉教授

第四章 我們與山的距離

-為何看不見腳下的路?-綠惜地球前環境事務總監 朱漢強

-成為荒野 重返自然之道-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徐銘謙博士

-從「反石屎化」的共感開始 台港兩地手作步道的相向同行-台灣   

-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博士

-守護山野的方法

附錄

-舊日足跡 促成今日山徑?

後記

-路在此山中

You might also like